时间:2025-08-04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责任编辑:陈聪
黄泰岩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治人才是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推动者,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保障高质量的法治人才供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为高校法治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法学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是当前法学教育中的重点问题、突出问题。法学院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加快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机制,全面深化法学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提升法治人才培养成效。
一、牢牢把握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导向
法学院校的法学教育,应紧紧围绕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这一宏观目标,落脚在培养应用型法治人才这一具体成果上。法治实践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国际关系和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广大法学院校在开展法学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法学教育的客观规律,立足我国法治实践,培育能够充分满足我国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法治人才。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的根基在于法治实践。一方面,法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始终围绕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展开,并在回应实践发展、解释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法治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真理性的必经之路,也是发挥法学理论指导实践功能的重要过程。
实践教育是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法律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是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宏观层面,实践教学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法律职业教育已经被明确为法学教育工作的重要面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21年版)》更是直接将法学类专业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法学实践教育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法学院校应及时更新完善法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统筹推进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建设,将实践教学作为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培育学生过硬法治素养的重要手段。
实践教育是法治人才培养与法治实践接轨的必要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界定为“以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学习为目标”“包括通常所理解的学术教育,还包括高级职业或专业教育”。法学实践教育的重要使命,正是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融合。法学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为社会输送法律职业人才,法学院校必须及时回应我国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建立起以法治实践为导向、与法律职业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切实推进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
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法治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回应了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人才需求,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前沿交叉的法学学科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中央政法委、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持续深入推进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校地协同、实务融合等方式,围绕法学实践教育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开辟了“援教协同”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司法行政部门与法学院校、科研院所双向交流机制等一系列培育应用型法治人才的现实路径。与此同时,我国法学实践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应用型法律人才需求缺口逐步扩大,对法律职业人员的需求也逐步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然而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偏低,形成了法学专业“就业难”与法律行业“人才稀缺”的双重困境。由此可见,当前法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法律服务市场需要,法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仍然不足以回应法治实践对法学人才在法律知识储备、思维方式、职业技能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其根源在于,我国法学院校以研究型人才为重心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法学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在具体制度和操作层面仍存在改进空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配套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具体而言,法学院校对于现阶段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晰。这一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培育法治人才的责任主体,法学院校缺乏以法治实践为导向的教育观念;二是作为未来法治实践的参与主体,法科学生缺乏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习观念。将理论知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心、轻视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是法学院校在法治人才培养上容易出现的认知偏差。正确的法治人才培养观,应以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法治素养并重。合格的法治人才,不仅应具备高水平的法学理论知识,还应掌握法律文书制作、信息检索、人际沟通等法律职业技能,具有法治信仰和法律职业道德,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法学院校在设计法学专业课程中,应避免将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职业技能等课程在以部门法为核心构建的课程序列中边缘化、形式化;在能力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应避免对考查基础概念和记忆类内容的书面考试形成路径依赖,而应积极探索着眼于法学知识的情境化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对于法科学生而言,过度关注法学理论知识学习而缺乏实习实践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充分转化为职业能力,可能会面临在毕业后无法直接适应法律实务部门实际工作的结果。当前,我国开设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法学院校比重仍然偏低,法学院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安排,无法充分满足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职业技能、检验理论知识的需求。此外,面对法律职业具有专业性强、成长路径较长的特点,部分法学院校疏于协助学生进行法律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方向,缺乏以社会现实和未来需求为基础设计培养方案的责任意识,培养的法科学生在思维方式和专业水准上难以匹配法律职业的需要。
三、塑造具有实践品格的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育范式革新,是对法学院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重新建构。法学院校以应用型法治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并非完全摒弃既有的、成熟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法学院校应突破理论传授与技能训练相互割裂的线性思维,构建法治精神、专业精神、实践精神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不仅明确了法学教育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范式转型,同时也要求法学院校在深化实践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实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创设“价值塑造–知识建构–实务操作”的立体培养路径,着力构建实践教学与思政课程、理论教学的动态衔接机制,建立起法学院校与司法行政等实务部门的人才联合培养长效机制,探索构建法治信仰培育、理论思维训练、法律职业胜任力养成三位一体的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将实践教育作为塑造法科学生政治素质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法治思想源于法治实践,指导法治实践。法学实践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培育法科学生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政治素质。近年来,全国法学院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逐步构建起了一套覆盖法学各学科、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了一批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优秀成果。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走深走实,应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法学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实际工作,既要聚焦本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也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和民生问题,从社会基层的视角切实感受党的初心使命与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信仰。另一方面,法学院校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应注重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增强学生忠诚意识、纪律意识,弘扬劳动精神。在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法学院校应与当地有关部门形成合力,依托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方式,吸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习得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研究真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第二,着眼法治实践,提供以能力素质为导向的多样化培养路径。法学院校要坚持深耕学科基础研究领域,完善既有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紧扣新时代发展脉络和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人才培养方向,健全个性化培养机制,强化培养方向的可选择性、多样性和社会适应性。法学院校应充分整合学科与学院资源,明确各领域方向培养特色,制定与行业需求密切契合、充分体现学院优势的培养方向,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法学实践课程。与此同时,法学院校须转变单方面预设培养方案的传统观念,将法学教育定位为法律职业的前置环节,积极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规划,在一定框架内由学生根据自身职业方向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保障培养方案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关于实践教学课程的具体安排,一方面,可以系统设计梯级课程体系的纵深布局,即以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实务课程的前置课程,明确实务课程的进阶课程定位,重点培养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理论教学形成互补,例如在专业课基础上开展对应的案例研习课程。另一方面,法学院校应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高度融合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破除理论教学在先、实践教学在后的思维定式,将实践教学作为学生获取法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将职业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心。法学院校应从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质出发,逆向分析应用型法治人才的培育路径,探索案例研讨、模拟法庭、法律援助、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律文书写作等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律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建设,实现法学实践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
第三,更新课堂教学方式,设置科学合理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首先,法学课堂是建设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教育体系的重要阵地。法学院校应以实践能力养成为目标,探索问题式、启发式、互动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模拟庭审”教学方式和“案卷教学法”“双师同堂”等教学手段,推动互动式、混合式和探究式的翻转课堂教学革命;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赋能法学教学的具体路径,推进虚拟现实、虚拟仿真多维智慧法学实验室建设,通过智能教学辅助系统吸引“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人群)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教师科研领域,更新教学手段。其次,以实践能力为中心的能力评估体系是保障法学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应充分重视法学院校人才培养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之间的衔接关系。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作为应试型的职业技能测试,以现行法律规定、实务问题为侧重点,而法学院校的传统评估体系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考核内容存在脱节,导致学生仍需投入大量精力应对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甚至存在以法考培训替代法学教育的现象。法学院校应正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对法科学生能力评估体系的影响,积极促进学生考核评价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方式接轨。另一方面,法学院校应建立包括应试能力在内的多元评估体系,减少对机械性记忆内容的考核,强化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法学院校可以通过法科辩论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法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形式,在学术论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突出强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选题与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结合;通过模拟法庭、实地调研等方式,基于案例分析报告、实践项目成果等定性指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依托团队运行的法律诊所深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精准反映学生在法律实务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第四,打造梯次化的优秀教学团队,强化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一方面,确保法学院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是法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保障。法学院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定办法,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提升教学业绩在各类评审评价中的分值权重,加大对教学优异者的评优评奖力度,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调整优化聘用制教师及博士后的考核评估标准,增加人才培养的评价权重,激励引导法学教师专心治学、教书育人。另一方面,高素质专业化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开展法学实践教学、培育应用型法治人才的关键力量。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组建实践教学团队、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鼓励在校法学教师在做好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务部门挂职锻炼、专业兼职活动以及参与公益服务等方式深入了解法律实务工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工作坊、教学竞赛促进优秀教学经验融通,实现各类法学实践教学课程有效竞争、经验共享的良性循环;遵循“学生中心、问题导向、学科融合、创新实践”的实验教学理念,推进法学模拟训练实验平台建设,引进法学专业基础扎实、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教职人员,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开发专业课程教学软件、法学实务课程数字案例库,为推动法学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第五,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深度融合。一方面,法学院校应积极拓展与实务部门的合作渠道,共建高质量、多元化的教学实习实践平台。法律实务部门应充分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关于加强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大对法学院校支持力度,加强实践资源、实践平台和实践机会供给,做好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会同法学院校探索建立人才联合培养长效机制,建立以案例教学、诊所式法律教育、模拟法庭、实习实践为载体的“见习–实验–实训–实习”的全链条“大实践”协同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法学院校应深化与实务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学生实习实训等环节的合作,建立健全法律实务工作者与法学教育、研究工作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机制。具体而言,法学院校应积极推动法律实务专家向优质法律实务教学资源转化,健全法学理论导师和实务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度,建设专兼结合的实务型师资库,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入政法机关及相关实务部门校外专家资源,培养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法学院校应通过搭建教学技能培训、教学经验交流平台等方式提升实务专家的教学能力,协助法律实务专家制定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设计、培养目标,落实与其他专业课程相同标准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实务课程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定期评选一批内容充实系统、深受学生欢迎的法学实践“金课”。
作者:武汉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鲥鱼是什么鱼 | 狂蜂浪蝶是什么意思 | 新生儿便秘吃什么好 | 胃烧灼吃什么立马缓解 | 男孩什么时辰出生最好 |
是什么拼音 | 小龙虾吃什么食物 | 梦见被狼追是什么意思 | 吃播为什么吃不胖 | 病毒性扁桃体炎吃什么药 |
妇炎康片主要治什么妇科病 | 市政协常委是什么级别 | 舌头尖有小红点这是什么症状 | 危机四伏是什么生肖 | 男生剪什么发型好看 |
处男什么意思 | 汗疱疹是什么引起的 | 椎间盘突出挂什么科 | 小孩咳嗽吃什么药 | 木字旁的字有什么 |
什么样的人不能吃海参hcv8jop5ns7r.cn | 什么叫直男hcv8jop5ns0r.cn | 立秋当天吃什么hcv9jop1ns7r.cn | 勿误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1r.cn | 过期的洗面奶可以用来做什么jasonfriends.com |
什么叫八字baiqunet.com | 阿斯巴甜是什么hcv8jop3ns0r.cn | 什么微风hcv8jop8ns9r.cn | 为什么女生喜欢腹肌hcv8jop3ns8r.cn | 大豆油是什么豆做的hcv9jop7ns1r.cn |
山药为什么煮熟了也麻口hcv7jop6ns6r.cn | 内分泌失调吃什么药效果最好hcv7jop7ns2r.cn | 尿道炎用什么药hcv7jop9ns9r.cn | 慢性结肠炎用什么药hcv9jop6ns5r.cn | 牙龈上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hcv8jop8ns0r.cn |
手掌心经常出汗是什么原因hcv9jop4ns5r.cn | 右胳膊麻木是什么征兆hcv8jop3ns7r.cn | vc什么时候吃最好hcv9jop0ns3r.cn | 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adwl56.com | 宫颈息肉不切除有什么危害hcv9jop4ns2r.cn |